中国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

2016-02-05 16:20

2004年9月8日,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55届执行理事会开幕式演讲时指出,中国灌溉排水事业发展迅速,目前农田灌溉面积已达到5600万公顷,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。

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,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,使中国灌溉排水事业迅速发展。50多年来,中国的农田灌溉面积从1500万公顷发展到目前的5600万公顷,耕地灌溉率达45.3%。每年在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3/4,生产的经济作物占90%以上。中国在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人均30%的情况下,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,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基本持平。中国灌溉排水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,使中国能够以占世界6%的可更新水资源量、9%的耕地,解决了占世界22%人口的温饱问题,为保障中国农业生产、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。

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,中国农村水利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。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灌溉排水事业的投资力度,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亿元、加上社会和农民的投入共600多亿元,重点支持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节水农业发展,实施了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,形成近500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,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00万公顷,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。